原题:钱学森之问是大学扩招造成的?uaF免费翻墙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武】uaF免费翻墙网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以鼓动学生“不参加高考”为改革的前南科大校长朱清时也接受了媒体采访,谈到钱学森之问。“过去中国的大学生很少,但出了很多拔尖人才;近几十年我们的大学生增加了很多很多,拔尖人才却难出现了。这就是钱学森之问啊!”uaF免费翻墙网
朱清时认为教育资源稀释后,素质好的人才拔尖就变得很困难,扩招的主要弊端是使精英人才的培养变得更困难。uaF免费翻墙网
钱学森之问是大学扩招造成的?uaF免费翻墙网
中国大学扩招自1999年始,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当年招生人 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7.4%,此后扩招幅度开始逐年缩减,大学生人数则逐年增加。uaF免费翻墙网
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的时候,是2005年,那时候钱老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此时扩招才过去6年,扩招进来的学生本科毕业才2年,许多还在学术深造的过程中。如果说当时中国缺少杰出的人才,肯定不是指这一代扩招进来的学生。uaF免费翻墙网
据说钱老当时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当时,扩招进来的学生显然还没到谈学术成就的年龄。uaF免费翻墙网
这个锅,扩招肯定不能背。何况,对钱学森之问,也有必要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uaF免费翻墙网
当代中国的科学界,缺少大师吗?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李振声的杂交小麦养活了世界数亿人口;屠呦呦等人的青蒿素拯救了百万计的疟疾患者,这样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成就,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有几人达到过?uaF免费翻墙网
现在,一些普通大学在《自然》、《科学》这样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封面文章也不是奇闻,许多重大科研成果都是扩招后进大学的科技工作者们干出来的。uaF免费翻墙网
至于年轻一代中为何缺少明星级人物。杨振宁先生曾谈到,在他读书时物理学博士往往三年就都毕业,现在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清华大学常松博士在《5个问题解剖 中国科技界》一文中总结得很好:当今的科学研究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越是重大的课题,越需要团队的合作,比如暗物质研究,要么上天,要么入地,试 验平台都是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而一项科技成果最终转化为产品,是需要产学研各个环节上的配合,某一科学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已经远不及半个世纪之前。uaF免费翻墙网
对于朱清时院士追捧的西南联大,杨振宁也谈过自己的看法:uaF免费翻墙网
“很多人都讨论过为什么西南联大那么成功,这里面有好些个因素,不是一个因素。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因素是大家不很重视但其实是很重要的,就是西南联大恰巧是 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学生后来恰好碰到了新中国开始建设和台湾需要经济起飞的时代。所以,我同龄的那些人和比我晚十年的那些人碰到了这个时机,是新中 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向一个开放的工业国开始发展,台湾也是这样。”uaF免费翻墙网
中国近十年科技发展呈现井喷现象,在许多领域从追赶变成了平行甚至超越,2016年英国《自然》杂志的WFC数据国家排名中,中国已多年位居第二位,且持 续增长。2016年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共收到26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中最多的是中国,高达124万件,占了47.16%。uaF免费翻墙网
如果顺着杨老的思路,或许也可以推出,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科技人才不断涌现的一个关键因素,而教育改革可能是无足轻重的。对教育改革的实验,国家并没有禁止,而一些“改革者”却自己越改越回去了,比如南方科技大学也开始注重高考成绩:uaF免费翻墙网
uaF免费翻墙网
朱清时院士自己也承认,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使中国制造业具备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是大学扩招的好处。而他坚持精英教育应该和大众教育分开,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这是任何国家都要面对的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uaF免费翻墙网
在中国的公立高校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无论是师资还是毕业生的去向,都已经和国际接轨很久了,和普通的大众教育本来就已分开,比如姚期智主导的清 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但无论国际化程度有多高,没有人会说姚班要不要和清华大学分开,要不要和高考分开。至于是不是有朱院士所说的“不太适应高考但素 质较高的学生”被姚班错过了,大家并不关心,这类学生可以选择出国,为何一定要考清华呢?uaF免费翻墙网
近些年,从“教育改革先行者”的位置退下来的朱院士还写过“客观世界很可能不存在”“物理学步入禅境”这样一些文章,甚至对中医也很有研究,看来在许多特殊领域,朱院士也要做先行者。uaF免费翻墙网
uaF免费翻墙网
其实,钱学森晚年在《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也研究了中医和气功,只不过和“钱学森之问”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多少人会再想起。uaF免费翻墙网
来自http://www.guancha.cn/SunWu/2017_06_07_412045.shtmluaF免费翻墙网
朱清时以身体观察"真气" 媒体:有多少科研价值?uaF免费翻墙网
(原标题:以身体观察“真气”,有多少科研价值)uaF免费翻墙网
新京报uaF免费翻墙网
朱清时。资料图uaF免费翻墙网
以神经元的功能来解释真气,似乎有意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搭起一道桥梁,但是有些问题还是难以参透,让人有玄虚之感。uaF免费翻墙网
6 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主讲的《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讲。用自己身体做实验,通过禅定来升起真气, 并通过身体变化观察真气的功效——朱院士用身体观察方法支撑起他的主要观点:真气其实是大量神经元的涌现现象,是神经元运行时的队列。神经元是人体细胞的 一种,因此真气应该是意识范畴的东西。uaF免费翻墙网
讲座信息量很大,涉及多学科内容。别的姑且不论,仅就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范畴而言,就不只是复杂的问题,而是有些难以理解。以神经元的功能来解释真气,似乎有意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搭起一道桥梁,但是有些问题还是难以参透,让人有玄虚之感。uaF免费翻墙网
朱 院士的解释虽符合神经元功能之一种,即大量神经信息(也称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传递时,思维和意识也就产生了。不过,大量神经元涌现是指新 的神经元的产生还是指一些神经细胞在静止状态下恢复到工作状态,并不清楚。讲座中也没有说明神经元运行时的队列是什么概念,是指神经元在大脑中的排列位 置,还是指神经元运行功能时的方向。只有这一点明确,才能把神经元在运行功能时概括为思维和意识,是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即由神经细胞产生作为意识的真气。uaF免费翻墙网
至于真气能否治病,朱院士的解答是肯定的,真气可优化神经元功能,进而达到治病的效果。不过,由于没有研究实例,这样的解释还是让人难以信服。uaF免费翻墙网
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以功能分类,神经元可分为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从分类功能来看,神经元并没有治病的作用,只有运行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uaF免费翻墙网
不 过,从另一种分类来看,神经元的功能似乎有治病的作用。不同神经元可以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因此可以分为胆碱能神经元(神经末梢能释放乙酸胆碱)、胺能神 经元(释放单胺类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氨基酸能神经元(能释放谷氨酸、 -氨基丁酸等)、肽能神经元(能释放脑啡肽、P物质等肽类物质等)。uaF免费翻墙网
当 人心脏骤停昏迷、过敏性休克等时,注射肾上腺素可以治病和挽救生命,原因在于肾上腺素可以使心脏收缩力增强,扩张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缩小皮肤、黏膜的 血管,以扩大和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起到治病救命的作用。如果真气优化了大脑神经元,那么释放了怎样的神经递质,某些或某种神经递质是如何达到治病救人的 效果,这需要院士举一些研究实例来说明。遗憾的是,并没有,也就让人难以理解。uaF免费翻墙网
朱院士在真气与神经元功能的相互转化上,还是让人不明就里,所以公众有理由要求弄清院士在讲真气时,究竟说的是什么,是否有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来支撑。uaF免费翻墙网
来自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6/12/content_684849.htm?div=-1uaF免费翻墙网
uaF免费翻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