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式‘自由主义’反对平等、反对‘一人一票’、反对政教分离和世俗国家、基于宗教理由至少反对某些自由(如同性婚姻),主张某种特定信仰成为国家正统,那它还剩下什么呢?”他问道。
政治学家林垚今年早些时候在《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mtemporary China)杂志上发表的
一篇文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林垚写道,许多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都是他称之为“灯塔主义”的受害者。灯塔主义指的是对美国盲目崇拜,把来自美国的想法视为指路明灯。林垚警告说,后果之一是,在这些自由派人士为争取人权而战时,他们也反映出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态度。
一些中国自由派对特朗普2017年颁布的禁止某些国家的穆斯林进入美国的政策表示同情。在
《开放时代》2018年的一场关于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的
讨论中,中国法律学者田飞龙为特朗普的禁令进行辩护,称其意在“维护美国的民族特性,反对无限开放的多元化立场对美国文化与社会的侵蚀和消解”。
拜登的当选不太可能减弱许多中国自由派对美国保守主义的支持。
许多中国自由派对美国左翼政客,如众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持批评态度。郭于华在Twitter上转发用奥卡西奥-科尔特斯演讲时的夸张动作拼凑的视频集合时加的
评论是,“好像在中国某场景中见过。”她指的是文化大革命。
学者之间的这些激烈争论反映了中国学术景观中的狂想,同时也暗示,调整新的对华外交政策对华盛顿来说,可能比与中国的异见人士和自由派知识分子进行接触更容易,虽然拜登政府最想帮助这些人。
18X免费翻墙网
18X免费翻墙网
Ian Johnson是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公公学者计划资金获得者。他最近出版的一本书是《中国的灵魂:后毛泽东时代的宗教复兴》(The Souls of China: The Return of Religion After Mao)。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
@iandenis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