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为基础构建国家是苏联共产党的一大发明,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采取此种形式构建国家。这个体制的设计具体到个人就是列宁和斯大林。所有共产国家,包括中国都照搬了这个结构。而随着苏联的崩溃,带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民族问题到底在苏联崩溃中扮演什么角色?进而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原委,对我们理解当前中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民族问题的走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qwm免费翻墙网
苏联崩溃在国际上公认的主要诱因包含四个方面,一、共产理论在苏联人心目中的崩溃;二、经济的崩溃;三、外交同盟体的解体;四、地域民族化后带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的15个民族主义的兴起。qwm免费翻墙网
在中国,连篇累牍的大多在前三个,其中又以头两条为重点,对第四点,在中国一般不作为苏联崩溃的重要诱因来认知,同时掌握话语权的所谓中国民族专家郝时远、熊文钊等人反复强调苏联民族问题是大俄罗斯主义作祟导致的观点,虽然也有不同声音,但学阀们通过政治正确体系把这种观点作为金科玉律固化下来,使中国失去了一次对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进行认真反思的机会。多元一体的绝对平等民族团结体系,必须通过打击主体民族即打击所谓大汉主义来实现成为定论,得以在苏联崩溃近三十年之后依然大行其道。qwm免费翻墙网
那么“苏联的民族问题在苏联的崩溃中的重要性到底怎样?苏联的民族问题仅仅是戈尔巴乔夫个人的问题造成的吗?”将会是我的第一个议题。后续的文章我再详细探讨苏联民族理论政策失效的原因。及普京对俄罗斯民族理论的贡献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启示。qwm免费翻墙网
首先开宗明义,苏联的民族矛盾在苏联崩溃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苏联崩溃后,严格按照民族疆界分裂成众多小国,以及崩溃后各个国家的争议冲突地区也多以民族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说明民族问题在苏联崩溃中所扮演的的重要角色。qwm免费翻墙网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可以观察苏联崩溃后的原苏联地区发生的民族矛盾,问题就会清楚很多。因为随着苏联的毁灭,新秩序的建立,共产理想因素已经消失,经济和外交因素都已缓解,而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依然于各个角落,都属于高危地区。qwm免费翻墙网
苏联的民族分布,红色为俄罗斯族qwm免费翻墙网
首先我们看看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加盟共和国,苏联时期它一共拥有16个自治共和国,5个自治州,6个边疆区,10个自治区和40个州。这里请注意,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中的自治共和国和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同,他们在法律上没有独立的权力。qwm免费翻墙网
苏联崩溃以后,俄罗斯宣布独立,成立俄罗斯联邦。在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推动下,俄罗斯联邦的民族自治共和国和一些自治州/区相继发布主权宣言,宣布地方法律凌驾在俄罗斯联邦法律之上,实际上就是打算效仿苏联崩溃模式,解体俄罗斯联邦。为了缓解矛盾,俄罗斯联邦除了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别无他法。5 个民族自治州中的 4 个自治州升格为共和国就是一个例子。最后的俄罗斯联邦包含有22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4个自治区、9个边疆区、46个州等共85个联邦主体。当然俄罗斯联邦的妥协除了鼓励民族分离主义,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俄罗斯联邦中走得最远的是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车臣共和国。1991年11月,车臣宣布成为独立主权国家,1992年11月鞑靼斯坦宣布成为主权国家。qwm免费翻墙网
(附录思考题:中国的民族专家宣称我们的自治区没有独立的权力,所以比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制度先进,那么俄罗斯联邦内部在法律上没有独立权力的自治共和国轻易宣布通过主权宣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qwm免费翻墙网
qwm免费翻墙网
俄罗斯联邦中的联邦主体qwm免费翻墙网
在这种乱象下,叶利钦决定发动车臣战争杀鸡儆猴。但为了避免两线作战,1994年2月,俄罗斯联邦与鞑靼斯坦共和国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鞑靼斯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关于划分管辖范围和相互授权的条约》,条约规定鞑靼斯坦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国际和社会组织,自己有自己的宪法,自己收税等等,实际上给予鞑靼斯坦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地位,承认鞑靼斯坦与俄罗斯联邦地位相等。qwm免费翻墙网
不过叶利钦的杀鸡儆猴策略并没有成功,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惨败告终,这个结果反而更促进了俄罗斯的民族分裂主义愈演愈烈,这种势头直到普京上台才真正得以遏制,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更是给了俄罗斯境内的所有民族分裂分子当头一棒, 自此俄罗斯联邦在普京带领下开始了治理俄罗斯民族乱象征程,普京对俄罗斯联邦的整合值当单独分出一篇文章,我后面再谈。这里我只来说一下那个鞑靼斯坦来展示一下普京的成绩,鞑靼斯坦那个给予它特殊地位的条约,已经在2017年7月24日到期,条约没有重新续签,作为特殊国家形式存在的鞑靼斯坦已经不复存在。qwm免费翻墙网
第一次车臣战争qwm免费翻墙网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状况,当然也是狼烟四起。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是一个以亚美尼亚人为主的飞地,在苏联成立之前,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为这个飞地的归属争论不已。苏联成立之后,虽然它离亚美尼亚并不远,但依然被从亚美尼亚分离出来划给了阿塞拜疆。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3年后,卡拉巴赫政府宣布并入并入亚美尼亚。紧接着暴乱开始产生,即使戈尔巴乔夫派军队进入宵禁,也无法阻止两族之间的武装冲突。苏联倒台后,1991年底阿塞拜疆国会撤销了卡拉巴赫的自治州地位,而卡拉巴赫政府立刻还以颜色,宣布独立,并随之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亚美尼亚当然也卷入其中,直到1994年结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虽然名义上还归属阿塞拜疆,但实际上亚美尼亚已经彻底控制了该区域,并打通了通向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所有通道,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已经不在是一个飞地,而成为了亚美尼亚的实控土地。而2008年,俄罗斯族和格鲁吉亚族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控制权爆发的战争则又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冲突例子。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战争则是最新的一个例子。qwm免费翻墙网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位置qwm免费翻墙网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苏联崩溃后,在长时间内民族争端和冲突一直存在,即使到今天也依然没有完全解决。显然苏联的崩溃和民族矛盾有着十分强烈的联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民族矛盾是苏联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结论呢?那就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民族矛盾是否是由戈尔巴乔夫政策短时期内造成的?qwm免费翻墙网
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看看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了什么,就很明了了。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继任苏共总书记,推行新思维。第二年的12月,就爆发了“阿拉木图事件”(杰勒托克桑事件)。这个事件标志着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中的苏共已经开始明确自己民族化政党的身份,与苏共中央分庭抗礼了。qwm免费翻墙网
1986年12月16日,苏共宣布由俄罗斯人由俄罗斯人科尔宾担任了哈萨克共和国的第一书记,虽然与其他大多数甘当花瓶不愿意学习当地语言的俄罗斯领导人不同,科尔宾能讲流利的哈萨克语。但是这显然破坏了苏共自己约定俗成的规矩,本地人当加盟共和国第一书记,而俄罗斯人只能当第二书记。这个任命公布的第二天,也就是17日开始出现抗议人群,并在当天下午爆发了骚乱。苏共也立刻做出强硬反应,进行了武力镇压,暴乱随即平息。这个事件被后来独立的哈萨克斯坦赋予了重大的历史含义,正如哈萨克斯坦第一任总统的纳扎尔巴耶夫说的:阿拉木图事件不仅仅是勇气的标志,也是民族国家地位的体现。”“民族国家地位”这几个字准确地给出了这个事件的实质。qwm免费翻墙网
在随后的几年中,苏联的中亚诸国中的民族争端也多有爆发,主要集中在种族历史仇恨和争夺自然资源和政治权利上,其中比较大的是1990年发生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奥什骚乱。冲突双方是当地的乌兹别克人和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骚乱的直接原因虽然是经济上的(抢夺一个农场),但其背景却是乌兹别克人认为自己在吉尔吉斯共和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吉尔吉斯人则认为富裕的乌兹别克人有政治野心试图破坏吉尔吉斯的统一。2010的奥什骚乱则是这次骚乱的继续,且规模更大。其后果是在吉尔吉斯坦政府命令所有的乌兹别克语必须从公众领域中消失。qwm免费翻墙网
2010年奥什骚乱qwm免费翻墙网
我们在回过头来看苏联靠近欧洲的部分,其典型代表就是波罗的海三国。1987年,所谓“歌唱革命”在波罗的海三国展开,各种歌颂当地民族的民族歌曲被广泛传唱,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1988年11月16日,“歌唱革命”结出了第一个硕果,爱沙尼亚通过主权宣言,宣称爱沙尼亚法律地位高于苏联的法律地位。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爆发了“波罗的海之路”的抗议活动,200万人组成了一个超过600公里横穿三国的人链,抗议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非法占领”。而苏共除了发了几篇空洞的评论,毫无作为。1989年5月18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通过主权宣言,随即在第二年3月11日(1990年)宣布独立。1990年5月4日,拉托维亚直接宣布了独立。qwm免费翻墙网
事态已经偏离了正规。这次抗议活动给波罗的海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人们应当知道他们正在被他们的热衷民族主义的领袖推入无底的深渊。假如这些民族主义者能够实现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对波罗的海三国来说,后果将是灾难性的。qwm免费翻墙网
8月26日《中央委员会关于苏维埃波罗的海共和国局势作出的声明》qwm免费翻墙网
波罗的海之路qwm免费翻墙网
紧接着其他加盟共和过争相通过主权宣言,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通过国家主权宣言,实际上已经是对苏联的最后一击了。qwm免费翻墙网
为了维持名义上的苏联,戈尔巴乔夫高了一个新的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其实就是组成一个松散的邦联,即使这样也被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的六国抵制。为此戈尔巴乔夫又在1991年3月11日搞了一个公投来决定苏联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应该继续保留,最后有9个加盟共和国,80%的人口参加,最后投票的人中大约有77.85%的人投了赞成票,同意保留苏联,这就至今在中国有些人依然拿来证明苏联人民爱苏联铁证的“新联盟公投”。qwm免费翻墙网
新联盟公投qwm免费翻墙网
不过这个所谓“苏联人民爱苏联”的结论显然不能解释半年以后的8.19政变被原苏联人民和苏联红军唾弃的事实,苏联人民爱的不是原来的苏联,而是戈尔巴乔夫邦联式的苏联。而失败的政变让苏共中央最后一点权威也完全丧失了。解体已经不可逆转了。qwm免费翻墙网
苏联国旗的最后一刻qwm免费翻墙网
qwm免费翻墙网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原苏联的民族矛盾极端尖锐,根本不是戈尔巴乔夫个人原因造成的,而是长期存在,苏联的民族政策不说融合,连根本的矛盾都没有解决,而后面的文章我们还会看到,苏联的民族矛盾在苏联体制下反而被强化和激化了。戈尔巴乔夫的错误在于他面对日渐膨胀的民族主义潘多拉盒子,体会到了他有爆炸的风险,但他认为在苏联人民爱苏联这个国家的大前提下,打开这个盒子减压就能解决问题,实际的后果就是自己被苏联内部的地方民族主义反噬。qwm免费翻墙网
小结qwm免费翻墙网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的解体以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这些矛盾也与戈尔巴乔夫无关,民族矛盾在苏联的历史中长期存在的。波罗的海三国的1986年开始的民族主义浪潮绝对不是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催发的,这样大的规模,只有一个解释,民族分裂势力早已生根发芽,只是等个合适的气候开花结果。苏联的民族矛盾在苏联体制暗流涌动,进入80年代后,在共产理想破灭,经济危机的刺激下,日益壮大,等新思维给他们开了一个门缝之后,民族分裂主义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突破了一切束缚,开出了15个鲜艳的民族之花,结出了15个丰硕的果实,而那个强大的苏联已经不存在了。而自以为超越一切民族,一切文明,可以充当苏联所有民族上帝的苏共也已经灰飞烟灭了。qwm免费翻墙网
那么在苏联这种组织严密的集权体制中,如何有民族分裂势力生存的空间,这是我后面要讨论的议题。qwm免费翻墙网
来自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13694635974094#_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