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在今年8月宣布进行重组,成立新的 Alphabet 企业集团,将取代Google 成为上市主体,10月5日起 Alphabet 将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进行交易。
10月2日,Alphabet 也公布了新的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该准则在序言部分最开始的部分,并未提及Google 行为准则中最重要的原则——不作恶(Don’t be evil),而是以“做正确的事”(Do the right thing)取而代之。
Alphabet 的雇员及其子公司应该做正确的事——遵纪守法、诚恳可靠、彼此尊重。
“不作恶”一直是 Google 支持者们的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它最早于1999到2001年时由Google 的员工提出,2004年时被写入首次公开募股的招股书,此后一直被视为Google 的企业座右铭和核心价值观。2010年,Google 因不接受中国政府的内容审查而被迫离开中国市场时,“不作恶”这一价值观在当时中国民间引起热议。
与 Google 行为准则相比,Alphabet 行为准则简短许多,只包括了避免利益冲突,诚实行事和遵纪守法三大准则。Google 的行为准则非常详细,甚至有条款规定在办公室可以适量饮酒、可以带狗但不能带猫来办公室。
在重组后的Alphabet 集团内,Google 公司将只包含搜索、邮件、地图、广告、Android、YouTube 等传统服务,而其他的全资子公司则包括尖端创新产品研发公司“Google X”、智能家居产品公司“Nest”、生物科技公司“Calico”、医学公司“Life Sciences”、高速光纤网络公司“Fiber”等。
由于大部分Alphabet的员工仍将在 Google 公司工作,而Google 的雇员则仍需受 Google 行为准则的约束,所以外界认为“不作恶”将仍会是Alphabet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声音
口号的变得很好听,像是从一个消极自由的捍衞者变身成积极自由的践行者,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身“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但问题在于,积极自由实在是太危险了,它总是将人导向威权和极权。
即使没有放弃“不作恶”的口号,Google 离这个价值观也越来越远了。
变身 Alphabet 后,希望 Google 还能“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