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网上周发布“互联网抗争新形势”思路之后收到了很多回复,综合显示,有不少读者认为这一思路的实现“难度很大”。QNe免费翻墙网
为什么大家会这样认为?难点在哪?今天,本网邀请四位匿名读者A、B、C、D和我们的编辑交流下这个问题。QNe免费翻墙网
Don:理论上讲,群聊的形式更便于沟通,也是发展同盟的首选场域。您认为的难度在哪里?QNe免费翻墙网
A:我不否认群聊的形式更有益于交流,它的确能令人感觉轻松,至少你知道那不是公开场合,没必要仔细斟酌措辞和尽可能在有限的字数内周全所有预期。但我没觉得封闭的空间能比敞开的空间获得更多亲密。QNe免费翻墙网
假如你急需获得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群聊中提问就不如在公开平台更便利,因为如果是杂群(非圈子),周围人互不熟悉就不敢轻易回应,尤其是政治话题, 对方不了解你的立场和风格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回避,甚至会怀疑你钓鱼。如果是私家圈子也一样麻烦,遵循圈子规则大家需要保持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并且是圈 子就有微妙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均等的强度,过于亲近一方的同时就有可能得罪另外多方,于是假装不在线似乎是最安全的选择。很多人一直在这样 做。QNe免费翻墙网
Don:日前我做了个测试,用一整天的时间观察50个不同类型的非圈子群聊,其间出现过不下十次提问,内容有关于次日的浦志强案宣判、网络管制、收费型微信群等等,甚至包括很普通的问题“你在哪个地区”,基本都没有收到明确的回复,整体上冷场很严重,发言者自说自话。但我本人不认为公共议题有必要如此谨慎,很多人在公开平台上可以做到畅所欲言,无法想象促膝谈心的模式会遭遇阻隔。QNe免费翻墙网
Evans:也不一定完全是有碍于人际关系,或许更像是一种价值权衡,在群聊中获取的影响力毕竟要比公开场合少很多,尤其是大多数人不介意聊天中观点的版权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写手,损失可能会更大。QNe免费翻墙网
B:还有一种可能,比如你在某个群聊中不具备超过30%的知名度,你发布的链接就无人回应。有几种可能性,1、标题没有足够吸引力;2、没有知名作者的署名,这点是很多人用来选择赞赏还是嘲笑的重要条件,对不知名的作者给予反馈在实用主义者眼中是浪费时间的行为;3、发布者身份不详,被引申为不可信对象;4、不知道该怎么点评才能在最大范围内讨喜。QNe免费翻墙网
相比下最后一条更为普遍,毕竟群聊属私交性质,人们通过互动建立进一步连接关系的预期较公开平台更高。并且,尤其是政治议题,很多人会表现出戾气,尽一切可能捍卫自己的正确性不容沟通,这种气氛会令不同意见者不敢回应。队形和阵营意识也很突出,不同阵营间绝大部分时候是互斥,哪怕他们的见解很近似,刻板印象也使双方无法理解。QNe免费翻墙网
Don:如果标题更有吸引力且与文字高度匹配的话,传播应该不成问题,毕竟传播者对反馈的追求能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当 然,不可能每篇文章都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标题体现出全文的精彩,片面追求标题党的结果往往是扭曲了文章的主旨。信息轰炸状态中能做到所谓的精筛选难度超 大,以至于更多的人只是机械性转发而并没有细读文字。很简单能验证这点,那些勤于转发的人经常会在此后提出文章中早已明确解读过的问题,说明文章结论和分析过程几乎没有入脑。甚至有人同一天内转发并表示“支持”的所有文章中就存在相悖的观点,啼笑皆非。最后就变成了始终只是发布者本人和极少数关注者明晰某些道理,大部分传播者一直在走磨道。反之,形成市场的主体是原地踏步,发布者的选题就只能按照“市场需求”原地踏步。QNe免费翻墙网
C:一些大型群聊为了安全和群友们沟通的便捷,要求所有人用「实名+单位」标注「在本群的昵称」,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言。QNe免费翻墙网
Don:实名制是一些同业群里的偏好,主要是业务互动,为了线下联系便捷。实名或者常用笔名能给人一种靠谱的印象,在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过多的网络空间里,可令筛选更加直观。不过时政主题的群聊没必要实名,除非是telegram、hangouts等安全性比较高的应用。QNe免费翻墙网
Evans:时政关注者群体的互信问题更多来自圈子,也就是主体观点共识,只要实现积极沟通的心态信任不难达成。不过基于圈子的特性,要想实现这点还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QNe免费翻墙网
D:有些群聊直接规定「不许谈政治」,群主认为政治话题「带有危险性」,不止是审查问题,更因为它容易挑起争议「不利于团结」。如果你问“难道非政治话题就不存在争议了吗”?他们会回答:政治话题引发的争议一般都无法调解,会导致严重分化、甚至群解散,其他话题相对容易调解。我觉得人们倾向于坚持既有认知当属天性,应该不限于政治领域,之所以社交网络上呈现这样的效果,或许与大多数人很少在网上谈论其他专业议题有关。QNe免费翻墙网
C:有朋友跟我说,他前段时间退掉了几个民主派人士的群,他认为「没什么营养。除了口号就是口水,话题陈旧、观点更陈旧,取信门槛还很高,非熟人不接受互动」。您认为这样的现象会有普遍性吗?如果是的话,会将做为主要难点存在。QNe免费翻墙网
Don:我也听说过一些政治观察者有「某些群体比较low」类似的感受,我考虑大概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微信群聊众所周知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关注政治话题的人聚集在一起很可能其中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